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的开端,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音乐,颂则是祭祀歌曲。《诗经》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还有对爱情、友谊等人际关系的抒发。这些诗歌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典范。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开端。《诗经》最早叫作《诗三百》,因为书中收录了311篇诗歌,其中6篇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五经的缘故。《诗经》作为《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成为传递中华文明和国学最好的教材之一。
诗经产生的年代:约成书于春秋中期。最早的诗歌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生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为五六百年。
诗经的作者: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
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比如《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写。
《诗经》内容简介: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诗经》现存完整的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颂》共有40篇。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
诗经鉴赏:
1、《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2、《诗经》六义:《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3、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4、重章叠句是《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5、语言风格:《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6.皆有曲调:诗与乐的关系密切,诗三百皆有曲调。《诗经》中的乐歌,原来的主要用途,一是作为各种典礼礼仪的一部分,二是娱乐,三是表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看法。
总之,《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后代的五、七言诗。
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千百年来,《诗经》在国际上也形成了悠久而深刻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