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

地支三合不化有没有什么用

2024-08-11 23:35:34 来源:www.qingxinlou.com编号:

地支三合没有化气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中,地支三合主要是通过相生关系来发挥作用的。地支三合是指三个地支相互之间有相生的关系,如寅、午、戌三合火局,巳、酉、丑三合金局等。这种相生关系使得三合局中的五行能量得以流通和转化,从而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而化气则是指五行之间的转化和变化,通常需要通过相克关系来实现。因此,地支三合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化气的过程,但仍然可以通过相生关系来影响五行能量的流动和变化。

  命理学的理论在演化过程中产生很多分支和学说,每种学说都有其道理,没有非此即彼之分。

地支三合不化有没有什么用

地支三合化气说

  地支三合,目前有“化气”一说。“化气说”认为,如“申子辰”三合之后,申辰两个地支就没有了,统一化入了“子”中,所以化气后地支的数量在实际上是发生了变化的。这种学说可能是将天干化气学说引用到了地支,但天干和地支的形态并不相同。

  天干为气(其实应该写成炁),地支不是“气”。当然,地支中也有“气”,比如中气、余气等等,但这个和天干的“气”是有区别的。可以这样做个比方:天上有云,云为气,这种气是物理状态上的“气”。地上万物也有气,比如说最简单的木头有“气味”,水也有“气味”,这种散发出来的物质也是“气”,但它与云朵这种气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然,风也是气,但从“动”的角度而言,风之气应该算在天干而非地支。当然,地支有藏干,所以也“藏气”,比如山涧中的雾霭。

  不过,干支的性质是有本质区别的。天干的化气问题,在地支并不一定就适用。而且,天干合化之后原来的天干也并未消失,更何况是地支呢? 古代有没有地支化气的说法?

  古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在古代的典籍中,并没有明确地找到地支化气的说法。不过,在《三命通会》中有这样的语句:“申子辰为水局,若三字缺其一,则化不成局,不可以三合化局论。盖天地间道理,两则化,一阴一阳之谓也。三则化,三生万物之谓也”。阴阳相逢而化,阴阳两者消失了吗?没有。三生万物,原来的“三”消失了吗?没有。万物生生不息,新的出生,旧的不会消失,这是自然之理。

  另外,《渊海子平》中对“井栏叉格”有这样的论述:“得支是申子辰全也。此格四柱怕见寅午戌三字,则冲坏矣”。“井栏叉格”需要地支申子辰全,所以四柱地支只有一个地支不是“申子辰”,因此此处的“四柱怕见寅午戌三字”,其实是“寅午戌三字”中的任何一个字。如果申子辰三合后没有申和辰了,那何怕寅和戌来冲呢?显然《渊海子平》认为三合后原来地支还在。多加一句,几乎所有的跟三合有关的格局均有怕冲的问题,不只是“井栏叉格”。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滴天髓》中所讲的“天覆地载”的问题(这里只是借用“天覆地载”这个词,不是用它在《滴天髓》中的原意,请注意区分)。如果以桌子来做个比喻,四条腿就是四个地支,覆盖在上面的天干就是桌面。如果我们把桌面拿掉,桌腿就无法稳定。如果我们把桌腿拿掉,桌面也无法稳定。所以,干支是一对一的关系,俱要“天覆地载”,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四柱结构。如果三合之后原来的地支没有了,那岂不是桌子缺腿了吗?所以,从“想象”的角度,三合后原来的地支也还是要在的,只是我们用铁丝把三个桌腿绑定在一起了,加强了其支撑力而已。

本文由清心楼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