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国学

正月十四送蛴蟆的灯笼哪里有卖

2024-08-20 23:29:40 来源:www.qingxinlou.com编号:

正月十四送蛴蟆的灯笼,又称蛴蟆节点灯,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据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汉代,当时人们在正月十四晚上会点燃蛴蟆节点灯,以驱邪避瘟、祈求平安。蛴蟆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被认为是能够吞噬瘟疫和灾难的神兽。因此,人们将蛴蟆形象制成灯笼,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健康。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月十四,作为中国传统节令中的重要日子,标志着元宵节的临近,人们在这一天纷纷投入到为元宵节做准备的热潮中。这不仅是一个花灯制作的繁忙日子,更是一个充满了习俗和禁忌的特殊时刻。

正月十四送蛴蟆的灯笼哪里有卖

正月十四送蛴蟆的灯笼

正月十四送蛴蟆的灯笼,是一个川北地区的民间传统风俗。2月18日晚,在四川南充的嘉陵、顺庆、西充、南部一带,蛴蟆节如期而至。各家各户早早扎起蛴蟆灯,等夜幕降临,就举灯走向河边,送蛴蟆。灯笼先用嫩竹编成竹环,再取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两个竹节敲破,然后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环编扎进去,再在灯壁下方保留一个小孔,这样最后的时候也方便点灯。

蛴蟆节点灯的历史由来

蛴蟆节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就已经兴起了,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为这一天恰逢农历正月十四,因此也叫十四节。相传,在康熙年间,共兴镇周围近百里发生了一场大瘟疫,许多居民在瘟疫中病故。有人说是得罪了蛴蟆神,于是,从这一年开始,共兴镇附近的老百姓自制蛴蟆灯,在正月十四的夜晚将蛴蟆灯送到附近的溪河中,让河水将瘟疫带走,希望村民可以平安顺利。

送蛴蟆儿的流程

送蛴蟆儿活动,是千百年来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习俗。每年的正月十四都会举行盛大的送蛴蟆儿活动。天一黑,原本冷清的场镇一下子热闹起来,大人小孩会成群结队举着早就准备好了的蛴蟆儿灯笼,带着消灾祈福的心愿走出场镇,将蛴蟆儿灯笼插入田间、河滩,表示送蛴蟆儿。送蛴蟆儿的路上,大家伙还会边走边唱,十四夜,送蛴蟆儿,蛴蟆儿公,蛴蟆儿婆,把你蛴蟆儿送下河。十四夜,送蛴蟆儿,送到你外婆那儿去吃酸醪糟。十四夜,月亮白,蛴蟆儿公,蛴蟆儿婆,我们湾头来不得。所以说,正月十四这一天是相当重要的。

本文由清心楼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