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进入夏天还是夏至进入夏天
立夏和夏至都是表示夏天到来的节气。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它标志着春天结束,夏天开始。立夏的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时。而夏至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它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
每一个节气都拥有属于它自己的习俗,再加上各自应季的食物,还有热闹的活动,长此以往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时至今日人们还会参考以前的风俗来准备过节,那么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立夏的标致。
立夏进入夏天还是夏至进入夏天
立夏比夏至先到来,它代表着一个季节的开端,所以立夏是进入夏天的标致。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5月5-7日。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进入立夏的气候变化):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南方地区普遍高温潮湿多雨。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5月中旬的雨量迅速增大,而此时的华南,也进入了前汛期的盛期,此时的暴雨往往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地域上的广阔性和强度上的猛烈性特点,在两广的珠江水系和福建的闽江水系,年最高水位往往出现在这一时段,民间有"立夏、小满,江满、河满"的说法。
立夏和夏至节气有什么区别
1、气候特征的区别:立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江南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不仅导致作物的湿害。立夏前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多数情况,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
2、风俗和饮食区别: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而夏至的时候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