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风俗讲究有哪些呢 拜年有什么讲究和礼仪
拜年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之一,其讲究有以下几点:首先,拜年的时间要选择在正月初一至初五之间,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敬意。其次,拜年时要穿上新衣服,以示喜庆和吉祥。再次,拜年时要注意礼仪,如行礼、问候、祝福等,以表达对长辈和亲友的尊重和关爱。此外,拜年时还要准备一些礼品,如水果、糖果、红包等,以表示心意和感谢。 拜年的形式和风俗有很多种,如走亲访友、祭祖扫墓、放烟火、贴春联、吃团圆饭等。其中,走亲访友是最常见的形式,人们会到亲朋好友家中拜年,互相祝福和交流。祭祖扫墓则是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放烟火则是为了驱邪避祸,祈求平安和幸福。贴春联则是用红纸写上吉祥话语,贴在门
各地拜年民俗的介绍
直到今天乡村城市仍然保持传统拜年庆贺之俗,在山东、河北地方乡村仍有跪拜。下面引黄涛博士关于河北景县黄庄拜年民俗的描述:
黄庄拜年的时间,从正月初一凌晨开始,到正月初十结束,个别因亲戚多而在初十前“走不过来”的可延长到十五以前。初一在村落内部拜年,初二以后到别的村子拜年。所以可以按阶段把黄庄的拜年活动分为两部分,这里我们只说说正月初一村落内部宗亲、村民之间的拜年。
黄庄的过年是从大年三十的早晨正式开始的。年三十早晨和中午的年饭是炖菜,用白菜、粉条、粉皮、豆腐、猪肉做成,饭前少量地放鞭炮。下午一家人聚拢在一起包饺子,要包出除夕和初一早晨两顿饭的饺子。晚上到祖坟请神、大放鞭炮、吃饺子。请来祖神后家里的氛围变得庄重,大人会叮嘱孩子不得说不吉利的话。但是年三十是不拜年的,没人在初一凌晨放鞭炮之前说拜年话,所以这里也不会有“拜早年”的说法。
尽管年三十晚上要团聚、“熬福”,睡得很晚,但是初一早晨必须早早起来。这天早起表示过日子“心盛”,预示着一年勤快,能得好收成。这天谁家的鞭炮响得早要被别人钦佩,响得晚要被人笑话邋遢。为了让鞭炮声响得早一点,各户在睡觉前就在堂屋的大锅里加好煮饺子的水,在灶膛前准备好劈柴,有的人家在睡前把灶膛里的木柴点着,让它自己慢慢烧着,几小时后起床时锅里的水是热的。第二天凌晨要家里的一个男子先起床烧火。此地的男人平时是绝不做饭的。妇女要烧一年的饭,但初一早晨她可以休息一次,一定要家里的男人先起床烧火。如果主妇先醒来,她也要把酣睡中的丈夫唤醒,让他先起床,等烧着了火自己才起来,这天她是有特权的。男人们这天也比较自觉,总会有一个男性——或者是当父亲的,或者是已懂事的儿子——首先在黑夜里睡眼惺忪地起来烧火。凌晨四点半左右,村里开始有鞭炮声,这表示已经有人家吃饺子了。从此鞭炮声便陆续响个不停,想赖在炕上不起也睡不着了。一般人家在五点多起床,六点以后还没挪出被窝的是极个别的人家,一般是“打光棍”、没有子女、过日子不心盛的老人。
水烧开,妇女往锅里下饺子时,男人们在院里放起鞭炮。初一早饭的鞭炮是过年期间放得最多的。一定要放一挂长长的火鞭。还放一二十个二踢脚。饺子端上桌,老人在炕上坐好,晚辈们开始逐次在堂屋祖灵前拜年。祖灵的神像是一幅上有三进宅院的布质画,两边挂着的布质条幅上写着对联,如“祖宗功德传百世,子孙基业福寿昌”。祖灵前是供桌,桌上摆着鱼、肉、饺子等供品,还有一个盛满谷子的器皿里插着烟雾缭绕的香。供桌前打扫得很干净,以方便晚辈在这里磕头拜年。不少人家在这里放上一块席子或布垫,不让拜年者的膝盖沾土。也有一些人家认为这样做好像是准备好让别人磕头的,不太客气,就不铺东西,等别人磕头时他们会客气一下:“别拜了,有这个话就行了。”通常五六十岁以下的长辈会赶忙拦住要磕头的人。有的拜年者见人阻拦,就不磕头了;有实在的在别人的阻拦下也一定要磕,磕完了说着:“嗨,一年一个!”而六七十岁以上的人会倚老卖老,并不阻拦晚辈磕头,甚至径直说:“磕吧!”但是谦让只是对血缘关系比较疏远的晚辈族人或者一般村民,而对自己的儿孙或侄儿侄孙就完全不用谦让了。后者对自己的亲近长辈磕头是完完整整、实实在在的,一点马虎不得。可以哥儿几个一起在祖灵前磕头,也可以按排行分头磕。先儿子儿媳磕,再女儿磕。但顺序并不严格,只要磕过就行,家里每个晚辈都要给每个长辈磕一遍。只有女儿可磕可不磕。这可以看作对未出嫁的女儿的娇宠,也是因为传统上以为女儿最终是要出嫁的,她不是严格的本族传人。磕头前一定要大声喊叫拜年的对象,如“爸爸,拜年了!”“娘,拜年了!”爸妈分别在里屋喊:“磕吧!”拜年者就向着祖灵磕头:男子拱手作揖,双腿跪下,再两手撑地,头俯下去,将触地而止;女子在喊叫以后,两手握住,在腹前右方贴身振一振,两腿跪下,身子前俯,头向下点一点,就算磕头了。女子拜年两手并不撑地,头也离地较远,看起来动作幅度较小,姿势轻柔。媳妇可随丈夫一起拜,也可以单独拜,也可以几个媳妇一起拜,但无论怎样,必须给爷奶公婆拜的。称呼上也不能马虎,对公婆一定要响亮地喊“爸爸”“娘”,而平时她很少这样实实在在地称呼。如果晚辈忘了拜年就坐到饭桌前了,别人就会提醒他,并笑话他:“光吃饺子不拜年——装傻。”小儿也要拜年,他可以在祖灵前拜,也可以在炕上对着长辈拜,拜完了长辈要给压岁钱。
拜年的风俗讲究
在自己家里拜完年吃过饺子后,要跟弟兄一起去“五服”内的宗亲家拜年,要依照血缘关系由近及远的顺序,一家一家给长辈拜年,先拜大爷、叔叔家,再拜其他。由于是亲近的族人,被拜的长辈也都不谦让,这些头都是磕得实在的。拜完近亲,“近门儿”和“远门儿”的同族年轻人、孩子们(有的也夹杂着个别中年人)就集合到一起,组成“浩浩荡荡”的一大帮人,一般有二三十个,挨家挨户给同姓的村人拜年。黄庄有黄王两个大姓,黄姓住东部,王姓住西部,这两姓的人要拜完同姓家,需要走半个村子。这时天已蒙蒙亮,各家大都已吃完饺子,地上常能看到二踢脚的残骸,空气里弥漫着火药的香气,还有零星的鞭炮声。拜年的一群走进一家,踩着院里放火鞭留下的一地纸屑来到屋门前。有一两个带头的走进堂屋,按辈分称谓喊叫这家的长辈。主人出来时或只是在里屋答应时,领头的就喊:“给你拜年了!”就在祖灵前磕头。屋外的人们也纷纷喊:“拜年啦。”拜了男性长辈,再给女性长辈拜。长辈主人通常会谦让一番:“算了,甭磕头了,地上怪脏的!”如果阻拦不住,就闪在供桌前的一边,两手握住,向磕头的人们打个拱,表示收着或还礼,有的还说着:“我收着。”等人拜完,就让大家“进屋里坐坐”。有的女主人还拿出一簸箩花生或瓜子来让人吃。大伙儿说:“不啦,还有好多人家没走完哪。”就呼啦啦地往外走,主人一直送到大门口。结成大群的拜年者基本上在每一家都不进屋坐,也不说太多的话,主要是磕头拜年。如果拜年的群体只有三四个,可能会进屋坐一会儿。这样几十家走完,需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五六十岁以上的男人不加入年轻人的队伍,他们一般是兄弟几个一起去拜年,由于这些人的长辈略少一些,需要拜的人家也较少。年轻的妇女们也凑成一拨拨的,到各家去拜年,不过她们只在近亲那里磕头,到一般村民邻居家只是说说拜年话而已,并不真的磕头。这几年由于村民们共同活动减少,不相邻的人家并不常见面,有些去年刚嫁进村的新媳妇有人还不认识,这时看见新面孔,就难免指指点点打听是谁家的媳妇。拜完同姓,大家就地解散,一般相约着去打扑克或打麻将去了,也有的还要再去拜几家关系好的异姓。
村中老人回忆旧时风俗说,以前,全村的异姓之间也要拜年。拜完同姓,同姓的一大群在大街上集合,通常有一二百人,一起去村子的另一头去拜异姓。有时那边的人们也正好过来,在大街上遇见了,就互相喊:“拜年啦!”就相向磕头,在街上跪倒一大片。那场面是有些壮观的。这也是一种团拜。两群人互拜毕,再分散到异姓的家里去拜年。
各家对给人拜年和被人拜年都很看重。年轻人就注意不要漏掉哪一家。长辈们在暗暗留心着哪家的后生来拜过了,哪家的没来,如果有没来的,心里就会很别扭。等自己家的孩子回来,一般家长要检查一下年轻人的拜年“成绩”,看有无漏拜的人家;如果漏拜了,要赶快去补上。还有没计划拜的,如果人家来拜了,还要去回拜。初一的拜年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这一天就是放松地聚在一起打牌、下棋了。妇女们大都是串门子,吃着瓜子聊天。一直到晚上,都是放松地玩乐。也有昨晚上没睡够觉的,拜完年再回家补觉。中国人春节拜年,大多遵循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的原则。初一在家拜祖先、家尊、宗族至亲,初二开始出门拜姻亲、邻里。正如旧时湖南民谚所说: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团坊。
正月初一到初三是一个年节的时间段落。明朝北京的男男女女这几天要到白塔寺绕塔,求好运。清代苏州称初三为“小年朝”,这一天如同元日,也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吴俗在这天早晨祭祀家堂神,晚上接灶神。民间这天有一个祈蚕事丰收的习俗,买簸箕四枚,悬于四壁,说是可以“田蚕倍收”。(《吴郡岁华纪丽》卷一)湖北等地民俗与苏州不大相同,初一、初二都不能扫地,不能泼水,至初三日,在大门外点燃香烛,将屋檐所插的松柏枝与门神纸等一起烧掉,称为“烧门神纸”,也称“送年”。
结语:以上是清心楼小编整理的“各地拜年民俗的介绍,拜年的风俗讲究”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