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什么节日阳历是几月几日
七夕节,又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是源于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的节日。这个传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忠诚的故事。 据说,天上的织女星(織女七娘)与人间的牛郎星(牛郎)相爱,但他们的爱情被天帝知道后,被严厉禁止,被迫分隔在银河两岸。然而,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的七月七日,成千上万的喜鹊会搭成鹊桥,让他们得以相见。 这个传说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成为了七夕节的象征。在这一天,恋人们会互赠礼物,表达对彼此的爱意。同时,庆祝活动还包括观赏满天繁星、挂起写有爱情祝福的彩色丝带等习俗。
七夕节是什么节日
七月七日是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七女诞、七娘妈生、双七节、香桥会、巧节会、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七夕水、大水节、香日、情人节(台湾)。这是一个古老的爱情节日。此节的来历和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漫长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的气氛渐渐式微,但各地仍然流传着牛郎织女故事,一些文化景点还有七夕节的节俗存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上马,七夕节被确定为国家七大传统节日之一,于是七夕节俗加快了恢复,节俗也有所创新发展。
牛郎织女传说的来历
七夕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人们晚上望着银河两岸的牛郎星、织女星,讲述着牛郎织女的凄美故事,或到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成为七夕节的特有风俗。它的来历,主要是两点。
一、因为天上有两颗星
天上的牛郎星、织女星,是很早就被古人发现了的恒星。大概在夏朝时,银河东岸的一组被叫作织女星,西岸的一组三星被叫作牵牛。这两个星名的出现,渐渐衍生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节来。这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过程中,人们理想的男耕女织家庭模式的物化。夏商周时期还没有详细的日历,但人人都会观星,日月星辰的变化、寒暑往来就是人们的时间表。在《大戴礼》的《夏小正》中有:“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向)。”这是记载了织女星出现的时间是七月的傍晚,方位是正东。大概每逢七月傍晚织女星在东方升起时,人们就开始想象和联想,用人间的情感和生存状态编织起美丽的牛女故事来。
牛郎织女
国际学术界对牛女传说的来历也早就做过推断。早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村真次先生就断定: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至少在新石器时代结束之前”。我国民间文学泰斗钟敬文及周作人先生都对西村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钟老说它的产生“非必甚近是不容置疑的”。这种推断,与牛女双星名起于夏朝的说法相符,至少它们已有3500年了。那时铜、铁冶炼还没有出现,新石器也做得比较精巧了。
二、从《诗经》以来的有关记载
自周代以来,牛女双星故事在中原地区已经开始普遍流传。近查记载最早的典籍是《诗经》,其《小雅·大东》一首中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用来讽刺西周初期统治者的,意思是说,高天上有一道河汉,只看着有些光亮;那个踮着脚走路的织女一天挪动七次,却织不成花纹布匹;那个明亮的牵牛,赶着车却不拉东西。这便是最早的牛女神话雏形。虽然只有八句,却说明它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于民众口头了。到西汉时,《淮南子》佚文中又说:“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又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皆鱭,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这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节已经现出,有了喜鹊因上天搭桥梁而头毛掉落的细节。东汉时,曾有《古风十九首》,其中《迢迢牵牛星》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zhuó)素手,札札弄机杼(zhù)。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三国魏时,曹丕的《燕歌行》中写道:“牵牛织女遥相望,尔都何辜限河梁!”唐代杜甫则有《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此诗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境遇和不怕深云遮掩的心情。
结语:以上是清心楼小编整理的“七夕节是什么节日,牛郎织女传说的来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